引言
本文主要通過一個實例,介紹我的閃光燈人像的技術部分的方法和技術。 包括拍攝部分的 拍攝時段選擇,曝光調整,閃光燈位置和輸出調整。以及對應這種原片的后期處理方法(本文主要內容,這些方法可以適應不同的拍攝場合)。 并且在介紹這個實例的同時,穿插在實際的技術步驟內介紹我的拍攝時候的思路和后期調整的思路以及拍攝和后期的整體思路。
拍攝情況每次都會不同,參數不能單純的生搬硬套。希望大家能通過這個拍攝實例的介紹,了解我的拍攝和后期的技術方面的整體思路(個人認為這是本文最重要的部分。),并且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形成自己的方法。
拍攝前期準備部分
拍攝前期是不可或缺的。前期階段是拍攝的主導。拍攝主題,拍攝計劃(時間 地點 人物 事情),故事版,道具,服裝,模特,團隊成員等。
但是本文主要介紹的是技術方法,而且前期這塊很個人化,筆者還沒有能力,并且不可能在一片文章中詳細的講解。
今后會逐漸通過具體拍攝實例介紹前期準備的事宜。
拍攝部分
拍攝時段介紹,時段的選擇應該是在拍攝計劃時候就已經確定。此次拍攝在日落前后拍攝。等待天空變藍,并且云層細節更明顯,光比不會很大,不會出現超過相機動態范圍的情況。這樣容易拍攝亮部細節都到暗部細節都包括并且豐富的照片。
拍攝地點介紹。拍攝地點選擇也是在拍攝計劃時候就已經確定。街道,紅色磚墻旁邊,漫反射材質。
相關閱讀:閃光燈以及反光板和環境光融合前后期思路
確定背景環境的測光
首先確定環境的曝光。相當于拍攝一張普通街道的照片。僅僅用大家熟悉的方法對環境曝光即可。
首先確定光圈,拍攝人像,我們需要背景的虛化,需要大光圈,但是要保證人整個面部都在清洗區域內,光圈不能過大。 我選擇了光圈2.5。(光圈大小大家根據自己的拍攝喜好確定即可。)
快門速度。首先要保證圖像的清晰,快門速度不易過慢,通常人像的安全快門速度是快于1/50s(不是焦段的倒數,那是對于手持拍風景來說的。)。即使用了三腳架,也不應該慢于1/40,因為相機雖然不抖動了,但是人物會稍微移動,導致清晰度下降。在不適用高速同步的情況下 使快門速度低于相機閃光燈同步速。
ISO調整,光圈已經確定,快門速度也已經有了區間范圍。 這樣可以通過調整ISO來調整 整個畫面的曝光。
盡量使用更低的ISO,但是不要怕使用高ISO?,F在的相機高感都很好,iso2000畫面噪點也在接受范圍內。
在正常拍攝下,也就是非風格化的拍攝(根據主體需要的故意明顯過爆或者欠爆)的情況下,確定曝光參數的整體思路是,在復合上述的光圈快門ISO調整原則的前提下,盡量正確曝光,讓相機盡量記錄下背景更多的亮部 暗部和中間部細節。 不用管人物的曝光,人物的曝光參數在閃光燈部分完成。
閃光燈參數的確定
本例的閃光燈設置為,神牛v850拉出擴散板,加80*80cm柔光箱,無濾色片。方位在人物的一點鐘方向,上方45度,柔光箱中心距離人臉1米左右。
閃光燈設置的思路為,首先確定閃光燈的位置,與模特的距離,方位,和高度。主要是掌握幾個經典的基本布光方案在不同環境下的應用。包括 1分割布光 (Split Lighting) 2環形布光 (Loop Lighting) 3倫勃朗布光 (Rembrandt lighting) 4蝴蝶光 (Butterfly Lighting) 或稱派拉蒙光 (Paramount Lighting) 5顯寬光 (Broad Lighting) 6顯瘦光 (Short Lighting)。這幾種應該掌握并且熟練應用。由于這幾種光是公認的幾種經典布光,所以國內外資料超多,任何人像或者閃光燈攝影書籍都有介紹,在這就不單獨介紹了。請看以往的文章有介紹。
然后確定閃光燈的輸出功率。
環境的曝光已經確定,相機的參數也已經確定。閃光燈的方位也確定了,這樣單獨調整閃光燈的輸出功率。使照片人物正確曝光。 保證人的高光細節,和暗部細節的完整。并且人物不會太明顯的突出于畫面背景。人物和背景和諧相處。 有時候添加合適的前景,有前景中景遠景層次,并且構圖使得畫面有縱深感,會讓人物融合更好。
我現在用的是神牛閃光燈系統,這次拍攝用的是神牛V850閃光燈加80*80cm柔光箱,可以遙控輸出功率。一直感覺神牛系統外拍挺方便的,用起來也很順手,推薦這套系統(ad360 v850 加FT-16觸發遙控器)。
很多人問我需不需要用測光表。我覺得現在因為有了屏幕回放,并且拍攝時候相機可以連接筆記本或者平板電腦(外拍時候推薦ipad air,覆蓋srgb色彩空間,ipad air的屏幕顏色校準是平板中最好的沒有之一。),照片回放十分方便,所以測光表不是必需品了。但是有時候要確定主光,輪廓光光比的時候需要測光表?;蛘咭焖俅_定閃光燈輸出拍攝的時候,有測光表提高效率。如果資金有限就不買,如果寬裕就可以拿出2000攝影預算來購入測光表。
拍攝部分的整體思路總結
有了拍攝前期的準備和計劃,拍攝過程是目的性強的,拍攝過程是獲取信息的時候,所以整體思路就是捕捉到我們需要的信息,并且盡可能的獲取更多的信息和細節。這樣就需要對多種技術的熟練運用。
攝影師的基本技術構圖(其實構圖可能在準備階段就確定了。故事板),測光和 閃光燈的熟練應用。這是攝影師或者攝影愛好者最基本的要求。這幾點熟練掌握的情況下才可以在拍攝時候把注意力放在感情的表達上。通過與模特溝通調動模特的情緒和積極性。單純的技術僅僅是一個實現方法,單純的技術任何人都可以掌握,區別每個攝影師的是照片的表達。這方面是很私人的事情,個人認為是人的整個成長經歷決定的。我認為只要通過攝影技術豐富充實正確表達出攝影師自己就可以,做到和而不同。攝影應該是百花齊放的。
后期部分
我的一般的工作流大致如下。
首先所有人像的照片我都用RAW拍攝,這個可以說各界沒有爭議。所有重要照片都用RAW拍攝。我的所有后期部分在兩個軟件中完成。Lightroom和Photoshop。
Lightroom部分還原,獲取高質量的胚圖。
1、首先拷貝照片到硬盤,導入到Lightroom內。
2、進行照片的篩選 分級。廢片刪除,三星照片,質量達到交片要求,值得后期處理給客戶的照片。4星照片,本組的好圖,應該更細致的處理。五星照片,本組的1到3張好圖或者最重要的照片,應該精修的照片。
3、Lightroom的處理。在lr中處理的原則是,還原。拍攝過程中相機的取樣模數轉換肯定會造成失真,但是raw很好的保存了信息。這需要我們用lr盡可能的還原真實場景,并且從原文件中獲取出更多的細節。調色,照片的風格化可以放在Photoshop中完成。參數僅適合這次的樣片。大家重點是通過具體步驟了解思路。
調節整個畫面的色溫。我認為色溫要符合真實。
曝光調整,參考照片的顯示效果和直方圖確定。打開直方圖面板的預警功能。盡量保證 高光沒有溢出,暗部沒有純黑。注意曝光正常并不是直方圖都集中在中間區域。
對比,減少對比度,因為閃光燈的照片,原圖對比度已經很高了。為了找回細節,減少對比。
暗部加亮,找回大量暗部細節。但是要控制最暗的地方不會太亮。直方圖的最左端,分布在x軸最左。
減少清晰度,同樣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細節。加大清晰度,會讓原文件損失細節。
適當減少飽和,閃光燈的照片飽和度已經很高,減飽和。適當加鮮艷度。
曲線,因為不在LR(Lightroom)中調色,所以曲線也是以回復細節為目的。
色彩色相、飽和、明度的調整。按需調整各個顏色的色相、飽和和明度。
lr銳化調整,確定圖像銳度,我一般都是40左右,不要加太多,銳化是photoshop中最后一個步驟。
鏡頭調整,回復桶形畸變和暗角。
#8 筆刷。
在lr中用筆刷對源文件分區調整。我們可以看到,原圖環境色溫偏高,亮度偏低,人物和右邊的墻色溫偏低,亮度偏高。具體美國筆刷從左到右分別是調整,筆刷1人物左側的整個環境,調亮,色溫稍微調暖。 筆刷2天空,加對比體現云層層次。 筆刷3 淺色襯衣,加深還原高光細節。 筆刷4 人物面部,人物膚色還原,面部亮度精細調整。 筆刷5藍色外套,還原暗部細節,調色溫稍微偏暖。 筆刷6人物右面的墻,色溫調冷,加深。原則就是分區調整,讓整個畫面更一體化,畫面的每個部分更和諧。
首先是frequency separation 高低頻磨皮法。
復制兩遍背景圖層。背景副本2 和背景副本3圖層。
在此例子中 背景副本2圖層用高斯模糊濾鏡。要看不清面部細節,就像不帶眼鏡看人的感覺。這個圖層叫做低通圖層,包含了圖像的低頻帶,高頻帶被濾波器過濾掉了。皮膚的細節被過濾,但是顏色被保留下來。
背景副本3圖層 使用圖像下拉菜單的,應用圖像,參數如圖。然后把圖層混合選項設為線性光。這一層叫做高通圖層,包含了原圖的高頻帶,也就是皮膚紋理細節。顏色等等大部分被過濾掉了。
這樣我們就得到了 皮膚顏色圖層和皮膚紋理細節圖層。
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處理面部顏色,讓面部顏色更干凈。在低通圖層上建立一個透明圖層。用筆刷工具,低不透明度,低流量。選取正常的膚色,畫到不正常膚色區域上。比如 此例子,選取顴骨附近的顏色畫到眼袋上。這圖模特沒有痘子。如果有成片的痘子,可以選取正常區域的膚色,畫到有痘子的地方。 這一步驟參考化妝的方法。算是做一個遮瑕打底裝吧。因為這個圖層只有顏色信息,所以筆刷畫的時候可以大膽的畫,不用擔心影響皮膚紋理細節。
skin retouching frequency separation 高低頻磨皮法,分出高頻 用這個圖層處理皮膚高頻細節。 處理好膚色,就開始處理皮膚細節了。選取背景副本3圖層 用修復畫筆工具,在皮膚好的區域取樣。畫到皮膚凹凸不平的區域。修復痘子痕跡,或者皺紋。這樣可以去掉凹凸不平的痘子皺紋,但是皮膚依舊有紋理,保留了皮膚的質感。由于這個圖層僅有細節。所以修復的時候不用考慮到影響皮膚膚色。
分別建立 曲線2,提亮曲線。是dodging的部分。就是一條向上拉的曲線。 添加蒙版填充黑色。
dodging and burning (D&G)雙曲線方法的減淡曲線蒙版。
之后就是用筆刷工具選取白色,不透明度在12 流量在15左右 在曲線2(提亮曲線圖層)的蒙版上畫出應該提亮的部分。比如額頭,鼻梁,顴骨,下巴,眼袋,眼皮,虹膜的中間(非瞳孔),鎖骨,脖子的筋等。還有衣服的亮部,手,胳膊,腿的亮部。
眼白眼神光和牙齒,可以用此方法單獨做一個曲線調整。
建立曲線1,加深曲線。是burning 的部分。 就是一條向下拉的曲線。添加蒙版填充黑色。
dodging and burning (D&G)雙曲線方法 的加深曲線蒙版。
加深部分的蒙版處理。用筆刷工具選取白色,不透明度在12 流量在15左右 在曲線1,加深曲線上畫出該加深的部分。比如眉毛,鼻翼,嘴唇下面,眼皮內測,腮部,面部邊緣輪廓和脖子等。還有衣服的暗部,手,胳膊,腿的暗部。
也是參考化妝時候化妝的不同顏色的粉底區域。同時也可以對畫面背景需要加深減淡的區域進行處理。
調色圖層,主要調整磚墻的顏色。都是小動作。效果不明顯,但是細節決定了最終的效果。
調色時候,在蒙版中把人臉涂黑。
風格化眩光效果。建立新圖透明圖層,用漸變工具在左上畫眩光,圖層混合選項為濾光。然后降低圖層的不透明度到合適。可以在幾個不同圖層上畫。
保存為jpeg之前的,最后的一步就是銳化, 蓋印所有可見圖層(Ctrl + Alt + Shift + E)得到新圖層。
選擇圖層混合選項為柔光,選擇濾鏡菜單,其他,高反差保留濾鏡,半徑在6左右。 然后圖像菜單,調整,去色(Shift +Ctrl + U)。添加蒙版,銳化應該銳化的部分,比如眼睛嘴唇 眉毛。背景不要銳化。
合并可見圖層(Ctrl+Shift+E),濾鏡,銳化,智能銳化。移去高斯模糊,半徑0,6 數量50%。
保存為jpeg,最高質量。
沒拍場記,發張花絮。
閃光燈和閃光燈柔光附件的介紹。請看以往的文章,有詳細介紹。
閃光燈加80*80cm柔光箱無濾色片。方位在人物的一點鐘方向,上方45度,柔光箱中心距離人臉1米左右。
首先確定閃光燈的位置,與模特的距離,方位,和高度。主要是掌握幾個經典的基本布光方案在不同環境下的應用。
包括 1分割布光 (Split Lighting) 2環形布光 (Loop Lighting) 3倫勃朗布光 (Rembrandt lighting) 4蝴蝶光 (Butterfly Lighting) 或稱派拉蒙光 (Paramount Lighting) 5顯寬光 (Broad Lighting) 6顯瘦光 (Short Lighting)
這幾種應該掌握并且熟練應用。由于這幾種光是公認的幾種經典布光,所以國內外資料超多,任何人像或者閃光燈攝影書籍都有介紹,在這就不單獨介紹了。
廣州商業攝影:廣州御圖廣告攝影與您分享更多攝影知識,請關注http://yutuad.com
商業攝影師推薦:劉攝影師 聯系方式:13760771952 QQ532646532